能耗管理系统是基于物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对水、电、气、热等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、分析与优化控制的综合平台,旨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、降低运营成本并支持绿色低碳目标的实现。其核心功能和价值可归纳如下:
实时监测与动态预警
通过智能计量设备(如智能电表、传感器)实时采集各区域、设备的能耗数据(包括用电量、用水量、冷热量等)。
设定能耗阈值,异常时自动报警(如设备故障或超限运行)。
多维度能耗分析
分类分项统计:按能源类型(电、水、气)、功能区(办公区、车间)或设备类型(空调、照明)进行独立计量。
时空对比分析:支持日/月/年同比、环比分析,定位高能耗时段与区域。
能效评估:建立能耗密度标准值或评分体系,量化建筑或设备能效水平。
智能优化与策略控制
设备运行调控:结合AI算法优化空调、水泵等设备运行策略(如变频控制、自然冷源利用),降低无效能耗
。
联动控制:与蓄能装置、无功补偿设备联动,实现移峰填谷、提升功率因数。
预付费管理:支持分时段/阶梯电价,自动生成能源账单。
能碳协同管理
整合光伏、储能等绿电系统,追踪碳排数据,支撑碳中和目标。
生成能源审计与节能诊断报告,量化节能效果。
建筑领域(商业楼宇、医院、学校)
解决照明/空调混用导致的能耗盲区,通过分项计量识别浪费源头。
案例:采用复合节能窗技术,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热传导,空调能耗减少40%。
工业与园区
监控生产线能效,优化高耗能设备(如电机、泵组)运行效率。
案例:AI动态调节数据中心冷冻水系统,PUE值从1.8显著下降。
多能互补场景
支持水、电、热、绿电的统一管理与成本分析
。
降本增效
管理节能比单纯设备改造更具可持续性,通过精细化分析降低10%-40%能源浪费
。
技术融合升级
AI深度参与:自适应学习环境变化,实现分钟级策略调整与预测性维护。
可视化与移动化:大屏展示多维度能耗热力图,移动端接收告警并远程调控。
政策响应
满足政府能耗数据上传要求,助力建筑/工业领域碳达峰目标。
系统实施需结合硬件部署(计量表计、控制器)与软件平台(如中电技术EEMsys、维谛AI平台),并持续优化管理机制以实现长效节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