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组成可分为六个核心部分,各部分协同实现环境感知、数据传输、精准控制和能效管理:
环境传感器
光照度传感器:检测环境光强,触发自动调光
温湿度传感器:联动空调系统优化整体环境舒适度
人体红外感应器(PIR):感知人体移动,实现动态照明策略
设备状态监测模块
电流/电压检测模块:实时监测灯具运行参数,预防设备故障
温度监测模块:防止灯具过热,延长使用寿命
调光模块
PWM调光器:通过脉宽调制实现0-100%无级亮度调节
0-10V调压模块:适配LED驱动特性,精准控制光通量
TRIAC调光器:兼容传统可控硅调光灯具
开关模块
继电器组:分路控制灯具开关,触点容量达250VAC/10A
场景控制器:预设多种照明模式(如应急、清洁、节庆)
有线通信
RS-485总线:稳定传输控制信号,适合工业环境
DALI接口:数字可寻址照明协议,支持单灯独立控制
无线通信
LoRa/NB-IoT:低功耗广域网,用于城市路灯系统
WiFi/Zigbee:构建智能家居照明网络
蓝牙Mesh:多点组网,支持大型空间分区控制
智能驱动电源:提供恒流/恒压输出,匹配LED特性
UPS模块:断电时维持应急照明续航
节能控制器:根据时段自动降低公共区域亮度
协议转换网关:兼容DALI、DMX512、KNX等多协议
边缘计算节点:本地数据处理,减少云端依赖
信号中继器:扩展LoRa等协议的通信距离
智能灯具:集成调光驱动和通信芯片的LED灯具
触控面板:带LCD显示的物理操作终端
集中控制柜:区域级设备管理,含断路器与通信接口
该硬件架构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→通信模块传输→控制器决策→执行模块输出的闭环流程,实现按需照明与能耗优化
。
典型应用场景包括道路照明(单灯监控+故障报警)3、体育场馆(多模式切换)2和智能家居(语音交互+场景联动)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