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机场领域的应用已全面覆盖跑道、停机坪、航站楼等核心区域,通过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运行效率与安全保障能力,其核心作用可归纳如下:
精准助航引导
助航灯光系统采用高可靠性设计,通过特定光强与颜色配置,为飞机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提供目视引导,确保起降安全。例如海洋王照明的智能助航灯融合物联网技术,实现全场景保障。
动态响应航班
广州白云机场的高杆灯航班联动调光系统,通过实时读取航班信息(如停机位、抵离时间),自动调整灯光开关及照度,避免人工操作延误,提升飞行区安全冗余11。
多重应急机制
系统内置后台控制网络、现场调光失效保护等多重安全联锁机制,确保故障时快速切换备用模式,保障不间断照明。
能耗大幅降低
白云机场改造后高杆灯年用电量从789万度降至237万度,综合节电率达70%;
武汉天河机场智慧照明系统启用后,整体能耗同比下降15%,日均节电约1500千瓦时。
运维成本优化
分区精准控制与远程集控功能(如天河机场的“一键式”操作)减少人工巡检需求,降低维护成本。传统卤素灯具故障率高的问题也因LED替换得到解决。
航站楼环境舒适度提升
智能系统根据自然光照动态调节航站楼内灯光色温与亮度,营造舒适候机环境,同时传播绿色人文理念。
沉浸式场景应用
虹桥机场等枢纽通过智能照明结合创意大屏,打造科技感商业空间,增强旅客交互体验
。
多维度协同控制
整合光控/时控、航班联动、照度传感器等多源数据(如白云机场四点位照度监测),实现照明策略自适应调整。
物联平台集中管控
采用DALI、Zigbee等通信协议构建分布式控制系统,支持远程监控、故障报警及能效分析
。天河机场通过光纤局域网整合187套高杆灯回路,实现集中运维。
智能照明系统作为“四型机场”建设关键环节,通过模块化设计、LED高效光源(光效达120流明/瓦)及按需供电机制,推动民航领域低碳转型。
💎 总结:智能照明系统已成为机场实现安全运维、降本增效及绿色升级的核心基础设施,未来将进一步融合AI算法与5G技术,深化在应急响应、旅客服务等场景的应用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