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动态光环境调节、场景化功能联动及节能舒适设计,显著优化机场环境并提升旅客体验,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:
自适应自然光线
航站楼采用光感+定时双控技术,根据昼夜节律与玻璃幕墙透光度自动调节LED灯具亮度和色温,消除强光反射导致的“白洞效应”,维持200lx标准舒适照度。例如兰州机场通过22个仿生采光天窗搭配3万盏智能LED灯,自然采光覆盖超70%区域,年省电200万度的同时提升视觉舒适性。
生理节律适配
候机区灯光色温可模拟日出日落光谱变化(如2700K暖黄光至6000K冷白光渐变),缓解旅客旅途疲劳感,营造符合人体生物钟的光环境。
应急疏散引导
系统与消防报警、航班信息屏联动,突发状况下自动切换应急照明模式:通道指示灯强化闪烁亮度,候机区灯光调至100%亮度并转为警示色,提升疏散效率。
航班动态响应
根据航班延误或深夜红眼航班情况,启动专属照明场景:值机柜台区域保持高亮,休息区切换低亮度睡眠模式,减少对旅客干扰。
分区精准控光
通过人体感应器实现“人近灯亮、人离灯暗”:行李转盘区在旅客抵达前10分钟自动增亮,无旅客的登机口灯具降至30%亮度,年节电率超45%。白云机场案例显示,该技术使航站楼照明能耗降低50%12。
文化光效融合
创意灯光装置提升人文体验,如虹桥机场在商业连廊部署1800㎡智能屏阵,配合情景照明上演光影秀,打造科技感候机场景。
数据显示:现代航站楼智能照明系统可同步实现能耗下降15-50%与旅客满意度提升30%,成为打造“人文机场”的关键技术节点。